
公交车上,一位60来岁的奶奶带着一个坐在手推车里的小孙子。小孙子约2岁,胖乎乎的,十分可爱。他不停地动来动去,但不说话。奶奶不断地向邻座倒“苦水”:“我的崽和媳妇自己图松泛,把包袱甩给我们,帮他们辛辛苦苦带到2岁,还讲我们冒带得好,小孩子还不会讲话怎么怪得我们?他们做父母的就冒得责任?”
邻座一位老太太接过话茬:“我就懒得带孙,累死累活冒得一句好话,我不晓得自己到处玩快活些!”你一言我一语,公交车上关于带孙的问题讨论得相当热烈。孙子,带还是不带?这确实是一个问题。
目前老人带孙子(外孙)大致有三种情形。一种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抢着带。孙子(外孙)出世了,很稀罕很珍贵(尤其是独生子女时期),双方老人抢着带。抢不到还有意见,只有轮流带。年轻父母不愁没人带娃,最轻松。第二种是双方老人都不想带,踢皮球。年轻父母最头痛,请保姆成本高,还难得请到合适的人,只有求爷爷告奶奶,混一天算一天。
第三种是一方老人“承包”制,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方专管。带到3岁上幼儿园,还要负责接送。上小学了,低年级时仍然要接送。这一“承包”,10来年老年时光就搭进去了,既不能外出旅游,又不能玩自己的爱好。此种情形,老人最辛苦,但老人无怨无悔,孙子带亲了,舍不得放手。年轻父母要体谅老人,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,给老人以正确的评价,适当让老人“放假”休息。
我以为,孙子是要带的,但不宜由老人“承包”,应坚持父母为主,老人为辅的原则。老人带孙溺爱者多,不利于幼儿成长。年轻人带小孩观念较新知识较新,更有益于小孩的早期教育。如果年轻父母在幼儿时期撒手不管,容易形成隔阂,长大后更难管教。再者,年轻父母承担大部分育儿责任,对老人“减负”,也是孝顺的表现。
作为老人要想得开,放得手,不要大包大揽,不要喧宾夺主,要充分相信年轻一代有能力带好自己的小孩。当年轻人需要帮助时施以援手,敲敲边鼓,做做后盾。如此,甚好。
责编:周媛
初审:易湘锋 二审:易湘锋 终审:易湘锋
来源: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